2024年5月24日上午,威斯尼斯人游戏官网举行“毓秀史学讲坛”第111讲,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张铭研究馆员应邀为威斯尼斯人官网师生作了题为“麦积山石窟考古概论”的讲座。讲座由张旭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张旭老师先简要介绍了麦积山石窟的基本概况,它是我国的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紧接着张铭老师便展开了本次的讲座——麦积山石窟考古概论的叙述。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麦积山石窟的内容与价值、麦积山石窟考古工作的发展历程以及麦积山石窟考古工作的规划情况。
首先,张铭老师讲述了麦积山石窟的由来与价值。位于甘肃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因其形似农家麦垛而得名,它最早开凿于后秦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开凿历史,具备完整的北朝时期历史发展序列,在宗教、雕塑、壁画以及建筑艺术等各方面都具有珍贵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麦积山石窟也是唯一受到东西南北四方佛教文化影响的石窟,呈现出杂糅并序与创新融合的特点。在2014年,麦积山石窟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随后,张铭老师提及麦积山石窟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的特点亦有所不同。北魏时期,其佛像相貌穿着逐步由胡风向汉化转变,并带有瘦骨清相、褒衣博带的风格,同时形成了成熟的影塑艺术;在西魏时期,由于同皇家产生了关系,麦积山石窟的泥塑艺术达到了巅峰,并呈现出佛造像女性化与菩萨服饰宫廷化的特点;北周时期作为麦积山石窟繁荣阶段,其佛造像发髻较低,呈现出珠圆玉润的特征;隋唐时期,麦积山石窟的造像留存不多,但也开凿了规模宏伟的大型洞窟;在两宋时期,因天水地区位于榷场所在地,经济发达,该地的供养佛像呈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元明清时期,官方则对原有的佛像洞窟进行了重修与重塑。值得注意的是,张老师在讲述过程中,通过展现麦积山石窟不同洞窟雕塑艺术与壁画的照片,以尽可能地带给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紧接着,张铭老师对麦积山石窟考古工作历程进行了讲述。1941年麦积山石窟在被著名学者冯国瑞重新发现后,众多学者、麦积山考察团以及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在此后的80多年间,对麦积山石窟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各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撰写了众多调查报告与石窟考释文章,逐步发掘出麦积山石窟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进而奠定了麦积山石窟在我国石窟界中的地位。麦积山石窟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迎来了新契机与新发展。麦积山石窟的未来考古工作规划主要是以编写麦积山石窟的考古报告和内容总录为主,并力求在2035年完成10卷麦积山石窟考古报告的编写任务。
讲座结束后,学院师生就麦积山石窟薄肉塑的艺术特点、麦积山石窟的景区保护情况、麦积山石窟的供养人形象、麦积山石窟壁画所用颜料、麦积山石窟的修建位置、石窟寺考古的学习方法路径等问题与张铭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张老师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多看多思考,重视阅读最新的核心期刊,早日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最后,张旭老师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分享了自己对于麦积山石窟的相关见解,并再次对张铭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了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